彩神 - 彩神
彩神2023-01-31 16:05

从“互联互通”到“共建共创”——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即将启幕******

  【乌镇聚焦】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孔繁鑫 李飞

  11月7日清晨 ,乌镇景区3甲民宿 的李立民推开临河木窗,水乡清凉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除了家家尽枕河的古镇风光,各类新锐互联网元素举目可见 。“在这里生活工作十多年,见证了世界互联网大会从首届至今 ,感受到大国小镇触网后 的迅速蝶变 ,也感知到数字时代 的智慧生活。”李立民说。

  作为大会的永久举办地,水乡乌镇不断浸润互联网发展新机遇 ,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样本和全球互联网行业交流合作 的重要平台。从2014年第一届的“互联互通共享共治” ,到本届峰会的“共建网络世界 共创数字未来” ,大会主题在变 ,但中国拥抱数字世界 的开放态度,以及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让数字文明更好造福全球民众 的决心从未改变 。

  搭建平台 群贤毕至

  “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的命运共同体 。发展好、运用好 、治理好互联网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 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11月7日发布 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这样指出 。

  回顾历届大会,无不是一场联通全球 、群贤毕至 的盛会 。2022年乌镇峰会期间,将有来自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行业机构 、互联网企业 、高校智库 的近2000位代表,以线下或线上形式展开交流,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献智献策;也将有数十位外国政府高级别代表 ,就共同关注 的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

  开放是开展网络空间合作的前提,也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条件 。“世界互联网大会强调开放合作 ,既显示我们的自信 ,也彰显了中国对全球互联网发展的态度和贡献 ;大会既 是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风向标,也是促进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的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表示 ,八年来 ,世界互联网大会平台不断凝聚各方智慧共识 ,持续深化数字领域合作 ,成为全球互联网共享共治和数字经济交流合作 的高端平台 ;同时,大会已形成成熟模式,建成完善设施,取得积极成果,成为国际互联网领域公认的重要平台。

  聚焦主题 引领行业

  “历年大会主题设置见证了行业发展变迁 ,论坛议题也紧贴行业变化 ,围绕全球网络空间焦点热点展开 。”作为历次大会参会嘉宾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满怀期待。

  本届大会将围绕合作与发展、技术与产业 、人文与社会、治理与安全四大板块展开,分论坛数量达20个。“在保留企业家高峰论坛、‘一带一路’互联网国际合作论坛等传统特色论坛基础上,还将聚焦数字基础设施 、全球发展倡议 、弥合数字鸿沟 、互联网关键资源等新热点议题。”任贤良说 。

  “HarmonyOS鸿蒙操作系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应用”“800G超高速光收发芯片与引擎技术研发”……这些前沿名词 ,都 是历次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的重要发布。作为大会“经典节目”,成果发布具有持续聚焦全球互联网前沿技术与应用发展 、关注互联网基础理论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等特点。

  “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已经演变为聚焦数字经济、贯穿全年 的国际性赛事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蓝皮书也逐渐成为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以来,大会推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发布展示 ,讲述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 的生动故事。

  携手共建 共谋福祉

  近年来 ,大会围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线,发布概念文件、行动倡议等 ,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 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2015年发表的《乌镇倡议》成为国际互联网发展和治理领域 的重要成果;2016年启动“乌镇进程”,为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中国视角;2017年发布《乌镇展望》 ,推动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迈出坚实一步……大批成果彰显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担当” 。

  2022年7月12日 ,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这标志着世界互联网大会将转型为国际组织年会 。作为国际组织成立后的首届年会,本届峰会将与国际各方积极搭建全球互联网高端对话平台。

  俯瞰乌镇,密布 的河网联结着枕水人家 ,犹如一张承载“互联互通”寓意的网络。夜幕降临 ,皎洁的月光洒在青石白瓦 、小桥流水上,这座“互联网小镇”宛如披上一层银辉 。一桥之隔的云舟宾客中心与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灯火斑斓、交相辉映,这座小镇正静待世界互联网盛会启幕。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08日 09版)

从“互联互通”到“共建共创”——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即将启幕

扫描二维码看乌镇峰会电子会刊

彩神

全国1100多万套“登记难”房屋有了“红本本”******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王立彬)经过自然资源系统不懈努力,目前全国1100多万套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登记难”房屋有了“红本本”,2600多万群众吃下“定心丸” 。

  记者在11日召开的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获悉,近年来 ,全国累计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登记难”房屋共计1100多万套 ,惠及2600多万群众 。1900多个市县对2.7万多个项目实施了“交房即交证” 、600多万群众在领到新房钥匙的同时领取了不动产权证书 。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户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960万搬迁群众也拿到“红本本”,吃下“定心丸”。

  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说,2022年 ,全国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登记难”房屋360多万套,惠及800多万群众 。甘肃 、山西 、山东、陕西 、湖南等地坚持“政府主导 、部门联动”和“疏堵结合” ,积极推进“交房 、交地即交证”“带押过户”改革。今后将进一步切实做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深入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总结推广“带押过户”“一次收缴、自动清分”等改革创新举措 ,提升不动产登记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王广华说,与此同时,全国有序开展重点区域自然资源公告 、登簿。开展房地一体的宅基地确权登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 、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巩固提升登记数据质量 ,强化登记信息共享应用和安全防护。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彩神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