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世纪|55世纪
55世纪2023-10-19

55世纪

邹骥:气候传播应面向公众 、面向青年一代******

  中新网埃及沙姆沙伊赫11月16日电 “气候传播应面向公众 、面向青年一代。”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近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边会”上表示 。

  在邹骥看来 ,今天,科学技术 的发展让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有了很多新 的体会 、新的认知。“全球的气候系统是怎么变化的、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如何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这些都 是崭新的知识、崭新的思维 。”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 。图为邹骥在“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边会”上致辞 。中新网记者 陈天浩 摄

  与此同时 ,公众 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今天 ,大家需要呼吸更清洁 的空气、有更清洁 的水 、更优美 的环境,要让自己 的健康得到保证 。”

  相应地,人们对能源的意识 、对消费 的意识 、对社会责任 的意识,和十年前 、几十年前相比 ,都会发生巨大变化 。

  这样 的变化带来了全新 的视野 、全新的任务、全新的使命 。

  中国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邹骥指出 ,从现在到2060年大约还有40年。这意味着 ,今天的青年一代是实现碳中和目标 的“主力军”。

  邹骥认为 ,应通过气候传播让社会公众接受应对气候变化 的新意识,尤其要为青年一代所接受,并最终转化为青年一代的行动。

  他介绍,能源基金会早在七八年前,就专门成立了相关的传播项目。“实际上这就是我们认识进展 的结果 。”

  邹骥表示,如果青年一代都能够接受应对气候变化 的新意识 ,我们就有理由相信 ,中国未来能够通过大家辛勤 的劳动 ,一步一步完成“双碳”目标。

  此次边会由中国新闻社与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 ,能源基金会协办 。(完)

张震将军的抗战岁月******

  2015年9月3日 ,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就在这一天,中央军委原副主席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老战士 、在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的张震将军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101岁。张震16岁参加红军,南征北战 ,戎马一生,继新中国首次授衔被授予中将军衔后,1988年9月我国再度恢复军衔制时被授予上将军衔 ,也 是177名共和国中将中最后离开我们 的一位 。全面抗战爆发后,张震先后担任八路军总部参谋 、新四军游击支队参谋长 、八路军第4纵队参谋长、新四军第4师兼淮北军区参谋长等职,协助彭雪枫 、邓子恢等开辟战场 、指挥作战,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是我军最优秀的参谋长之一。

  去太原做秘密联络工作

  1937年7月 的一个晚上,在抗大学习 的张震突然接到上级安排他去中央组织部报到 的通知 ,要求离校时不能带有红军字样的东西。张震原以为会马上奔赴抗日前线 ,没想到等待他的却是另一项任务——去太原做秘密联络工作。原来是彭雪枫“点将”,要张震与自己同往山西阎锡山处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第二天,张震随彭雪枫离开延安。到太原后 ,张震化名“中天” ,住进新满城街30号“彭公馆” 。

  8月1日,中央指示彭雪枫等同志 ,红军即将改编 ,并准备入晋对日作战,要尽快成立太原办事处 。10日,毛泽东电令太原办事处立即开设 ,以彭雪枫为主任 。25日,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八路军 。此时办事处 的主要任务 是:与第二战区司令长官 、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交涉并商定八路军入晋的路线及开进方法;入晋后部队活动地区 的划分 ;作战原则和指挥关系 ,以及后勤补充计划等 。在彭雪枫、张震等人的共同努力下 ,经过多次交涉 ,终于促成阎锡山方面同意八路军由陕西韩城东渡黄河 ,在山西侯马上火车到大同集中 ,然后转赴察哈尔对日军作战。此外 ,还同意在太原、代县等地为八路军补充武器 、弹药 、被服等军需物资 。

  八路军主力部队向山西进发后 ,办事处的工作越来越忙,人员也增加了不少。原本空间就不大的新满城街30号难以满足大家居住和工作的需要 。为了找到一个合适 的办公地点 ,张震跑遍太原城 ,最终找到原成成中学的校舍租了下来。8月30日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在这里正式挂牌 。张震以八路军总部少校参谋 的身份 ,负责联络、接待工作,并兼任办事处总务科科长。此后 ,张震在彭雪枫 的领导下与阎锡山部广交朋友 ,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 。

  打响新四军游击支队抗战第一枪

  1938年2月 ,张震奉命率八路军驻晋办事处部分工作人员离开山西,前往河南确山的竹沟镇与彭雪枫会合。到达竹沟后,张震担任了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参谋长,协助整编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 。其间 ,他与彭雪枫“热情宴请”豫南土匪武装段可祥团 。推杯换盏之际 ,张震只带一个班就顺利解除了“段团”七八百人 的武装 。

  9月 ,根据中央关于开展豫东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精神,彭雪枫、张震等率部以新四军游击支队 的名义,在竹沟誓师东征。10月11日 ,东征部队在西华城北 的杜岗与豫东人民抗日游击第3支队和游击支队先遣大队胜利会师 ,合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张震任参谋长 。24日,整编后的部队东渡黄河 ,横跨淮太公路 ,于26日进至淮阳东北的窦楼一带宿营。自豫东沦陷,日寇杀烧抢掠 ,汉奸横行乡里,群众苦不堪言 。游击支队到达窦楼后 ,当地群众欢欣鼓舞 ,热情招待 。

  次日上午 ,整装待发 的部队遭遇日军突袭 。张震与彭雪枫紧急磋商,决定采取敌进我进、迂回包围 、侧后突击 的战术,各大队迅速占领有利地形,消灭来敌 。张震亲率警卫连占领了窦楼西南角 的坟地。战斗中 ,他身先士卒 ,手持机枪把迎面的日军打散。正准备再次射击时 ,一颗子弹飞来,穿过了张震 的右腿。卫生员简单包扎后 ,张震继续指挥部队从正面阻击敌人。同时,彭雪枫率3大队向敌左侧猛烈突击 ,打得敌人阵脚大乱,狼狈逃窜。游击支队首战告捷,共毙日军10余人,缴获大量弹药物资。虽然战斗规模不大 ,但意义深远 ,不仅打击了日军 的嚣张气焰,更锻炼了部队,提升了豫东军民的士气 。

  开辟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

  1939年2月,新四军游击支队进驻永城书案店,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根据中央 的指示,会议提出建立豫皖苏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具体任务。4月,日军向永城地区反复“扫荡”,驻守永城的国民党军丧失抗战信心 ,撤向大后方。于是,张震与彭雪枫等迅速组织建立了中共永城县委和县政府 。这是游击支队在敌后建立的首个抗日民主政权。按照由小到大 、由一到多的发展构想,根据地逐渐扩展到萧县 、夏邑、宿西、涡北等地 ,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 ,与陇海路北的八路军和大别山麓的新四军形成掎角之势 。在此期间,张震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动员永城东北 的地方武装鲁雨亭部加入新四军,并介绍鲁雨亭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 ,这支部队成为我军在豫皖苏边区北部打击日伪军 的一支重要力量。

  1939年9月 ,豫皖苏边区党委和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涡阳县曹市集召开第一次党代会,讨论了豫皖苏边区 的形势任务,作出大刀阔斧地开辟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决定 。此时 ,距游击支队誓师东征已过去了一年 。在频繁战斗的间隙 ,张震坚持著文立言 、笔耕不辍,相继撰写了《东征以后》《周年回忆》等文章。在《周年回忆》中 ,张震系统总结了开展敌后游击战 的8点经验 ,在新四军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由于豫皖苏边区地处敌、我、顽争夺 的战略要地 ,在敌伪联合“扫荡” 、顽军蓄意掀起反共高潮的情况下,根据地中心区域一度易手 。为顾全抗战大局 、保存力量 ,彭雪枫 、张震等率部向皖东北地区转移 ,在洪泽湖畔战斗与发展 。其间 ,他与彭雪枫指挥部队一举歼灭了向我进犯 的顽军韩德勤部,生俘韩德勤以下官兵千余人。1944年8月 ,根据中央关于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 ,彭雪枫与张震又率部西进 ,恢复了豫皖苏边区。到抗日战争胜利时 ,这块由张震参与领导创建 、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根据地 ,成为全国19个著名 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孙宇中、贾娟)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55世纪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