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世纪_55世纪
55世纪2023-01-31 16:05

地方两会密集点题促消费 今年消费有望明显好转******

  本报记者 孟 珂

  见习记者 韩 昱

  近段时间,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促消费列为2023年重点工作。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 的多位专家表示 ,在海外主要经济体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的情况下,2023年我国经济稳健增长将更多依靠内需驱动 ,其中消费将起到至关重要 的作用 。随着各地密集部署促消费相关举措 ,2023年我国消费有望出现明显好转 。

  多地拼经济

  重点“瞄准”促消费

  2022年12月份召开 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 ,改善消费条件 ,创新消费场景 。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近期多地将恢复和扩大消费列为2023年工作重点 ,并作出了具体的工作安排 。

  例如,安徽芜湖市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其中提及要“促进消费持续回暖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多措并举提升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并提出要“通过推动供给创新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促进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加快恢复 。做活线上消费平台,建设新型消费网络节点,网络零售额实现700亿元 ,增长14%”。

  山东济南市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消费恢复扩大。积极对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着力提高省会消费能级和吸引力”“保持汽车 、家电等大宗消费稳定增长”,并提出要“新引进知名首店 、品牌店、旗舰店50家以上 ,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 。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宏观经济视角来看 ,当前随着海外主要经济体经济衰退风险加剧,我国出口亦有所承压 ,此时需要政策端快速释放内需空间,以强化经济增长动力 ,消费 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消费作为最终需求 ,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 ,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各地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将有助于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 的牵引带动作用 。与此同时 ,扩大消费还能帮助增加居民收入,提振市场信心,引导经济进入正反馈 的良性循环 ,切实发挥出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 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提高居民收入

  恢复消费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2022年我国消费市场总体表现较为疲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15亿元,同比下降5.9%;2022年1月份至11月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0亿元 ,同比下降0.1%。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 ,此前制约消费恢复 的因素主要是线下消费场景受限 、居民消费能力减弱以及居民消费意愿低迷 。不过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 ,消费场景不断修复,线下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将会逐渐恢复。同时,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 ,经济将实现温和复苏 ,带动就业扩大和居民收入增加,从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

  刘向东表示 ,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 ,就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稳定和优化多样化的消费场景 。比如 ,可以加快高速公路(含服务区) 、国省干线 、农村公路 ,特别 是旅游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支持居民社区、小区等停车场安装充电桩 ,发挥充电基础设施的网络效应 ,吸引更多消费者购置新能源汽车 。出台新一轮汽车、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引导居民加快汽车 、家电等大宗消费品 的更新换代 。

  事实上,不少地方政府已在相关方面部署了具体措施 。比如,1月3日,河南省发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 ,提出鼓励各地出台促进汽车消费 的惠民政策,将购车补贴政策延续至2023年3月底 ,对在省内新购汽车按购车价格 的5%给予消费者补贴 ,最高不超过10000元/台,省、市级财政各补贴一半;鼓励各地对智能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产品消费进行补贴或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 ,将省财政对各地实际财政补贴支出按不超过30%给予奖补政策延续至2023年3月底 。

  在付一夫看来 ,恢复消费需求 ,要从提高居民收入着手 ,从而达到提振信心 的作用。需要继续切实推动就业市场稳定,以确保居民有稳定 的收入来源 。同时,可以继续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缓解市场主体的经营压力,继而稳定就业岗位。

  “还可以考虑针对特定行业发放消费券 ,有利于在降低消费者消费成本 、增加消费意愿的同时,带动行业回暖 。”付一夫进一步表示。(证券日报)

55世纪

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让社区服务更精细******

  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  

  让社区服务更精细(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穿上西装 、打好领带,86岁的陈可明(化名)显得精神了许多。

  “一会儿要去驿站表演节目呀 ,开心吧!”凑到陈可明耳边 ,老伴李为梅大声说道。

  锁好门,两位老人牵着手 ,缓步走向上海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 。“距离很近 ,七八分钟就到。这里每天都有活动、有餐食,就像我们 的‘第二个家’。”

  通过合理布局市民驿站 、长者照护之家 、社区食堂 、智慧健康小屋等,如今嘉兴路街道已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为老年人就近就便提供日托 、助餐 、助洁 、助医等服务。

  “2018年11月6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考察时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 ,要把政策落实到位 ,惠及更多老年人 。”嘉兴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俊说,“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将持续完善社区为老服务体系 ,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

  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上午9点 ,推开市民驿站二楼日间照料中心的门,歌声飘然而至 。陈可明神情陶醉 ,正指挥几位老人排演。一旁,李为梅举着手机,为他们拍照留念。

  去年,陈可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 。儿女不在身边 ,李为梅一人照顾老伴。“得亏有这市民驿站,不然真熬不住。”李为梅说 。得知市民驿站开设了日间照料中心 ,老两口几乎每天都来,“早上8点半来,下午4点离开 ,有护理员全程带着做手指操 、表演节目 ,老陈还在合唱队里当起了指挥 。”

  老伴有人照护,李为梅也有了空闲时间 ,跟着几个老姐妹跳起了扇子舞。

  在虹口区 ,市民驿站赢得了众多老年人点赞。“现在每个街道都至少建有3到4个市民驿站 ,为老年人提供日托、助餐 、助洁 、助医等服务 。”虹口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主任王青介绍,各街道把最大 的市民驿站作为枢纽式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 。

  “现在我们街道有12个社区助餐点。不管从街道 的哪个小区出发,10分钟内就能吃上热乎饭。”没法出门的时候 ,李为梅会申请上门送餐 。

  嘉兴路街道着力推进为老服务精细化 。“以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为例 ,驿站的诊所增加了多个中医养生项目;日托所增加了热疗床、智慧养老设备 。”刘俊说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的‘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要求,我们将优化服务供给,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 。”

  探索“管家式”养老服务

  之前 ,80岁 的罗阿婆家里用的是砖砌 的浴缸 。随着年龄增长,洗澡越来越费劲 ,特别担心摔着碰着。

  利用嘉兴路街道开展适老化改造契机 ,与罗阿婆结对 的养老顾问潘海峰帮老人递交了浴室改造申请,拿到3000元补贴 ,并全程代办相关手续。之后 ,施工队进场施工 ,一周多时间就改造完毕。

  在虹口区 ,像潘海峰这样的养老顾问已有474名 。虹口区进一步打造“管家式”养老服务,制定服务清单 。

  “我们在市民驿站 、居委会设置养老顾问点,对街道 的高龄 、独居、失能老人开展排查摸底 ,组织282名志愿者 、网格员与养老顾问一起逐户上门问需,并与上千位有需求 的老人结对 。”刘俊介绍 。

  29岁的潘海峰是嘉兴路街道飘鹰居委会的老龄事业专职干事,自兼任养老顾问以来 ,共与54位老人结对 。说起养老顾问为老服务的事 ,他如数家珍 :飘鹰花苑小区中心处新改建了花园、增加了健身器材;一些居民楼入口新建了无障碍坡道……

  虹口区还积极推动养老顾问点从市民驿站向居民区延伸 ,并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作用 ,为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助餐、助浴、陪医就诊等一对一上门服务 。

  “党 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 ,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虹口区副区长章维表示 ,将采取更多措施持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关爱服务体系

  下午 ,72岁 的周平峰在市民驿站旁的和平公园内快走2公里。一圈下来,他直奔公园西侧的室外智能体测仪 ,根据提示音熟练操作。不一会儿,身高体重 、体成分 、静态心率等指标已测出 。

  前不久 ,一些老年人向嘉兴路街道办事处反映:“在公园里锻炼完,能不能有个仪器检测一下身体情况 ?”一套多功能室外智能体测仪定价10多万元 ,还要协调公园提供安装空间,单凭嘉兴路街道的力量 ,解决难度大。

  嘉兴路街道着力推进党群服务阵地融合发展,统筹协调驻区单位 、“两新”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和资源,共同为辖区群众解难题。最终 ,区绿化市容局、区体育局 、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党组织共同发力,促成室外智能体测仪落户和平公园,并由志愿者队伍负责日常维护。

  开展互助养老,是嘉兴路街道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的又一举措。

  嘉兴路街道推出“老伙伴计划”,由228位低龄健康老人结对上千位有需求的老人 ,通过上门探访 、情感支持和参与社区活动等形式开展互助服务 。

  市民孙东娣与5位高龄老人结对,每天都要挨家挨户走一趟,帮着做些力所能及 的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我 是有52年党龄 的老党员,也要出一份力 。”孙东娣说,现在提供互助服务,等自己高龄时也能享受这种服务,“我觉得这也体现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人人享有 。”(人民日报 记者 刘士安 方 敏)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55世纪地图